服务热线:0518-87872507
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:
00 00 00 00

文章标题

追寻孔子的教育真谛

追寻孔子的教育真谛

——读《孔子是个好老师》有感

1988年,来自世界各地的74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,探讨一系列的国际问题。其间,1978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汉内斯.阿尔文教授提出:“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,就必须回到2000年前,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。”此言一出,立刻得到与会的74位诺贝尔奖得主热烈的鼓掌欢呼,他们对此观点表示一致赞成。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,给我们当代人很多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启迪。作为一名老师,今天的我们如何跟随孔子的脚步去探寻教育的真谛,我想《孔子是个好老师》这本书,能够给我们如下的启迪:

一、教育的本质是对话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日;‘不吾知也。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,因之以饥馑;由也为之,比及三年,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夫子哂之。“求,尔何如?”……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!”(《论语.先进》)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陪孔子坐着。孔子说:“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,你们不要因为我(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)。你们平时总在说:‘没有人知道我呀!’如果有人知道你们,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?”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:“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,夹在大国之间,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,加上内部又有饥荒,如果让我去治理,等到三年的功夫,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,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。”孔子听了,微微一笑。孔子又问:“冉求,你怎么样?”……孔子长叹一声说:“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!

孔子经常带领着弟子举行一个小型的研讨会,相当于我们今天的“圆桌会议”。在类似的研讨会中,孔子和弟子们一起探讨人生哲理。孔子首先向弟子们发问,弟子们围绕老师的问题一一作答,孔子进行相机的答疑评论。孔子和弟子们的思维河流在这样的对话研讨中逐渐的交汇、融合。在《论语.先进》记载的这次对话研讨中,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:首先,在对话研讨中,孔子并不拘泥年龄的大小,地位的高低,而是建立轻松活泼、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。弟子们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敞开心怀,各抒己见,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想法;其次,当弟子们发言时,孔子基本不说话,也不发表意见,其担任的是一个主持人、引导者、听众的角色;再次,在这次对话研讨中,孔子激发了每个参与者的积极性。弟子曾皙起初并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,是在孔子再三鼓励下,才说出内心的志向,并得到了孔子的表扬。

纵观孔子类似的对话研讨会,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本质是对话。孔子的对话研讨会是在民主、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,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,他打开了对话教育的先河。对话将师生双方的思想和精神进行深层次的沟通,让他们获得情感、认知、态度等方面的收获,从而实现真正的教学交往的境界。这种对话研讨式的教育方式,是教育的最高境界。今天的我们只有紧紧抓住“对话”这一元素,将学生与教师建立在“你”“我”的平等交往的对话关系中,我们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、彼此接纳,才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、思维与思维的交锋、智慧与智慧的激发。

二、教育的目的是唤醒

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,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”(《论语.述而》)

孔子说:“不到学生心里很想弄明白却又弄不明白,教师不要去开导他;不到学生想要说出来却又说不出来,教师就不要去启发他;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,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。”做孔子的学生很不容易,他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的答案,不到学生百爪挠心的时候,孔子是不会去主动帮助学生的。孔子如何去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呢?他不是把一个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,而是通过一步步追问与分析,让原本就存于询问者心中的答案,慢慢的呈现出来。这便是孔子著名的启发式教学。

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:“学习就是回忆,老师的任务就是启发本来就藏于学生内心的知识。”老师教给学生很多知识,最终还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理解领悟。学校不是工厂,学生也不是没有生命、情感的机器,我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,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,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,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,将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。孔夫子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,以问题导向的启发式、研讨式教学方式,给予了我们现代教育重要的启示,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

三、教育的价值是成长

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(《论语。学而》)

孔子说:“弟子们在父母跟前,就孝顺父母;出门在外,要顺从师长,言行要谨慎,要诚实可信,寡言少语,要广泛地去爱众人,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。这样躬行实践之后,还有余力的话,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。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,孔子非常重视品德教育。他把一个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知识教育的前面,要求弟子们首先做到孝悌、诚信、爱民、亲仁,然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。

在成功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的当下社会,成长的重要被无形中忽略,导致道德教育的处境处于一个“说起来重要,做起来次要,关键时刻可以不要”的境地。品德课在学校的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,是一门副科,在很多学校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。道德教育在家更是没有受到重视,家长们忙着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才艺,比如钢琴、绘画、舞蹈,但培养孩子孝顺、友爱、诚信等关乎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品质却被忽略了。如果学校、家庭不能重视学生的德育,那将来为社会输送的将是智育合格,德育缺失的不合格的公民。所以,我们现在的教育在重视智育的同时,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,在关注学生是否成功的同时,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。我们的教师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:成长比成功更重要,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功,而是为了成长。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挖掘出每一名学生向善的本性,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心灵成长,眼界成长,胸怀成长。

四、教育的原则是因材施教

子路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”冉有问:“闻斯行诸?”子曰:“闻斯行之。”公西华曰:“由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,‘有父兄在';求也问闻斯行诸,子曰,‘闻斯行之'。赤也惑,敢问。”子曰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(《论语.先进》)

子路问:“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?”孔子说:“有父兄在,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?”冉有问:“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?”孔子说:“听到了就行动起来。”公西华说:“仲由问‘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?'你回答说‘有父兄健在',冉求问‘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?'你回答‘听到了就行动起来'。我被弄糊涂了,敢再问个明白。”孔子说:“冉求总是退缩,所以我鼓励他;仲由好勇过人,所以我约束他。”这是孔子关于因材施教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典案例。同一个问题,孔子根据不同的提问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,当公西华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时,孔子又给出了发人深省的解释。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的地域,从财富上看,有富人、穷人;从权力上看,有贵族、平民;从声望上看,有名声极佳者,也有名声较差者。然而,面对三教九流的弟子,孔子能够对每一个不同的成员进行不同的引导,使弟子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。因材施教是建立在对每一名弟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。孔子不仅关注弟子的性格,也关注弟子的心态和情绪,针对不同时间,不同事情对症下药,有的放矢。正是孔子的因材施教,才使得弟子们获得相应的成长与发展,最后许多弟子成了不同领域的人才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《给教师的建议》中提出,“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,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点”。“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,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,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”。可见,因材施教,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,发挥孩子的个性优势,进行个性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们也要向孔子一样深入的了解每一名学生性格特点,内心需求等,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,做的因材施教,有的放矢,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。

在《孔子是个好老师》这本书中,我们看到了一个可亲可爱,有血有肉的圣人。他的教学方式是生动活泼的,他的教育空间是浩远广博的,他的教育思想是超前高深的。读完此书,掩卷而思,面对今天教育的种种问题,孔夫子能给予我们很多很多的启迪!(张丽娜 东海县和平路小学  第九届“全国教师暑期阅读随笔征文活动”获奖作品)

作者: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