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18-87872507
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:
00 00 00 00

文章标题

教育者,我们忽视了什么?

教育者,我们忽视了什么?

——读林格《教育是没有用的》有感

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   刘艳

自古以来“教书育人”就被奉为教师的天职。然而当前的教育中,似乎“育人”只是班主任、语文和政治老师的分内事情。其余的任课教师每天大多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工作着。说白了,就是为着教学成绩在忙碌着。

试问我们的教师:在课堂上,你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了吗?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了吗?你重视对学生的自信、善良、正直以及爱心和责任心的引导了吗?

爱因斯坦说过,所谓“素质”,就是把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。如何培养有素质的人才,仅靠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。我们需要转变观念,只有潜意识里重视的问题,才会有行动、才会去落实。

看了《教育是没有用的》这本书,我有以下五点收获:

一、教育者角色的根本转变

实现不教而教,需要教育者转变角色,重建与受教育者之间科学的关系。

1.做“火柴”,不做“蜡烛”

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以“蜡炬成灰泪始干”来歌颂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。可我认为教师是和学生一起成长,一起快乐的,不是只照亮别人而牺牲自己,教学相长,教师在工作的同时,充实了自我,丰富了生活。而书中所言“我们的孩子内心里都有永不熄灭的‘蜡烛’,这根蜡烛有着无限的能量,而教育者的任务是做一根火柴,点亮孩子心中的光明。”我的眼前为之一亮,“火柴”的作用就在于激发并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。当一个人充满乐趣的学习时,不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,他都会感到无比快乐。

2.做“律师”,不做“法官”

做孩子的“律师”,意味着站在孩子的一边,竭力维护、捍卫孩子,而不是做一个裁判是非的“法官”,站在孩子的对立面,与孩子形成一种对抗关系。“求知”、“想好”、“爱美”是孩子的三个基本天性,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顺应这三个基本天性,正如中国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“尽性”。

3.做“农夫”,不做“园丁”

教师像“园丁”一样精心培育我们健康茁壮的成长,殊不知这样的教师按照统一标准和模式训练整齐划一的孩子,抑制了他们个性化的成长。农夫疏松土壤,兴修水利,让植物自行生长。“农夫”式的教师顺应孩子的个性发展,营造轻松、民主的学习氛围,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自由的发挥。效果不好,他不会迁怒孩子,而是先从自身找原因,找方法。就像农夫对待庄稼,收成不好,农夫不会去怪土壤和庄稼,而是想办法,施肥呀,松土呀,捉虫呀等。

其间谈到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,孩子的成长是一种过程,很多时候,不听话,叛逆,顶撞,其实就像我们身体偶尔的小恙。控制孩子的自然,自由生长,压抑孩子的创造力、想象力,可以等同于古代用裹脚布捆住自己的脚导致脚的畸形。于是我对儿子现在的状况不再耿耿于怀,不必如此纠结和烦恼了。他的不听话,叛逆只是我身体里出现了小毛病,善待他,调养他自会修复,有时不去过多的关注,他也会日渐康复的。

4.做“拉拉队”,不做“陪跑者”

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,因此,最好的选择是站在舞台上,为孩子呐喊助威,起到拉拉队的作用。

现在的家长往往不辞辛苦的干着“陪读”或“陪学”的事,就像现在的我,每天呆在家里陪着儿子,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。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付出是会有回报的,自己心无旁骛的陪伴是真正的对孩子好。却不曾想“孩子的成长需要适量的孤独,无时无刻地陪伴干预了孩子的成长。”在孩子前进的过程中,他们失落和无助时,让我们做称职的“拉拉队”,为之加油,呐喊吧!一味的“陪跑”,只是徒劳无功,甚至束缚了彼此,让大家得不到自由的发展,快乐的生活。

二、兴趣——学习的发动机

兴趣是爱学、会学的重要基础,是终身学习的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。然而,厌学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“癌症”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?

1.用心灵感受心灵

你曾经和学生一起快乐、一起忧伤吗?你曾经急学生之所急吗?更多的时候,作为教育者,我们并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,只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在监视着学生。在教学中,我们往往只重视用“大脑”来教育孩子,而忽视了用自己的“心灵”去感受另一颗心灵。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很多话虽然是好话,却说不到学生的心里。当你和学生之间有了真正的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时,尽管,你是静静的,却有着千军万马的力量,指引着教育的方向……

2.降低难度

有的学生不爱学习,原因是在学习中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,没有成就感。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一个办法就是:减少知识总量、降低学习难度,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,尝到学习的甜头。作为教育者,我们应指导学生把学会大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可以实行的小目标。这样在每次达成小目标后,学生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,以此激励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。

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,失败不是成功之母,成功才是成功之母,反复成功培养天才,反复失败培养庸才。

三、想象力——一切创造的源泉

教育是一把好刀,会用的人进行优质教育,不会用的人,会把刀变成控制人的“凶器”。

每个孩子都是充满想象力的天才。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,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,他们天马行空、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。

很多时候,为了追求表面上的优秀。很多教师习惯把孩子都培养成为听话的乖孩子。殊不知,孩子在变成所谓的“乖孩子”的过程中,天性和创造力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削弱和剥夺。因为许多孩子在被发现有不同于他人的想法时,往往是一棍子就被不懂得欣赏的成年人给扼杀了。

因此,特别是在培养较小的孩子时,我们更要懂得去欣赏他们思想里创新的智慧火花,呵护他们与众不同的创造火苗。更要学会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

林格为我们指出了教师修炼的一种境界:教师即教育,教师本身的素养修为、精神境界就是最佳的施教途径与方法。我们都知道教师这项工作的特殊性,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耳濡目染,长期熏陶,潜移默化而进行的。所以我们也常说“教师无小节,处处是楷模;教育无小事,事事是教育”。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就是最鲜活的教材,最有效的施教手段。教师在校园中的一举一动就会对学生形成一个气场,而这恰恰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,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,这就是“不教而教”。

四、领悟了什么是真正地学习

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了不用,学了以后就忘掉,然后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素养与状态,将来在不同境遇下自然流露出来的,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真正的学习是学而不用,悟而不用,学的目的是悟,而不是用。悟了,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,悟得多了,就能积累一种境界和高度。有了高度以后,自然流露出来的心态,就是最好的教育。

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上进类加工型的人,不能学习了他人的优秀经验然后就现学现用。就像陶行知的“四颗糖”,有不少教育者效仿,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。这取决于教育者的个人魅力和威望,取决于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。只有内化积淀出自然的行为才是真正有效的,光是形式上的模仿是没有用的,甚至弄巧成拙。

五、创新——教师教育的法宝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国家的文明、民族的昌盛、社会的进步,无不与教育和教师紧密相连。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,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决定性因素实际有两个:一个是创新,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;另一个是教育。因此国家的发展实际上取决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国民的创新能力。而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创新。

面对充满竞争、充满信息、充满机遇的21世纪,我们需要学习的太多了!原来学校给予我们的知识、本领远远不能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。唯有不断学习、不断补充新鲜知识,不断更新我们的观念,才能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。今后人们不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形成足够其一生享用的知识库,而校外学习机会在各个领域不断增加,接受终身教育成了人们的一种需要。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,如果教师墨守成规,又如何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?

六、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

林格先生告诉我们,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,而不是教诲来的。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,最终内化为人的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,好习惯的养成是有方法的。他提到了六大行为习惯需要我们去关注的。

1.把一件事情做到底

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到底,是非常困难的,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。世界上没有一步登天的事,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,没有坚持不懈的积累,那看上去小小的一步,可能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距离。

2.孝敬父母

百善孝为先,从小懂得孝敬父母的人,才能懂得爱人、关心人、尊重人,具有社会责任感,才可能爱自己的国家。

3.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

言而有信,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,信守诺言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。“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”意味着实事求是,不说瞎话,对于形成诚实的人格,做到诚信做人至关重要。

4.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

归位意识体现在个人生活中,是整洁的生活状态,体现在公共场合中,是一个人的公德心和对公共财物的责任心。养成“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”的习惯,会提高生活、学习和工作的效率。

5.认真写字

字如其人,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。写字绝不仅仅是一种工具,更是一种思维方式。认真写字的习惯,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,以及对事、对人、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
6.从错误中反思自己

人的智慧来自于反思。学习是不断改进的过程,恰当的反思,能够使错误变成经验,成为继续学习的宝贵资源。  

它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给我很多的帮助和启示,在家庭教育方面,我也感触很深。

首先,我们忽略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另外的一颗心灵。这就导致了我们往往说的话都是好话,但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,这是我们作为家长最为苦恼的,苦口婆心,费尽心思,孩子却毫不领情。我们说的太多,管得太细了,虽然我们的“唠叨”出发点一定是好的,“唠叨”的内容也是正确的,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,我们的“唠叨”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如此强烈的反抗呢?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,实现“闭着嘴说话”,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,尽管这并不容易,但需要我们渐修、渐悟。

其次,如果一个家长情绪失控,口不择言,对孩子的伤害往往会是根本上的,甚至会让孩子产生终生的自卑感和负罪感。孩子的心灵是柔软的,如果一开始的成长就是一面布满了漏洞的墙,他也许需要用一生的力量去修复那些伤害。作为家长,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,常常会耐不住性子的发火,殊不知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。拿破仑说过:“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伟大。”可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,我们一定要想法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
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我们有时需要等待,需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心态和方法去品味教育、反思教育、探索教育!

作者: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