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18-87872507
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:
00 00 00 00

文章标题

对孩子好便可教好书

对孩子好便可教好书

   王霞 来源:现代教育报

  做教师多年,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。常有人不解:工资低,活儿重,何乐之有?夜深人静的时候,拖着疲惫的身躯,离开一摞摞作业和教案时,也曾想过这些,想来想去,无外乎我爱孩子们,他们也喜欢我。因为喜欢,乐于付出,因为喜欢,乐于亲近。

  这是何夏寿老师的散文集,被誉为中国式的《爱的教育》。方卫平教授在序言里说,教育本身也是一桩由大俗中行大雅的事情。尤其对于那些最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而言,崇高、神圣的教育精神标签有时未免显得过于遥远,更多的时候,他们的每一天与所有人一样,也为世俗生活的欲望和悲喜所缠绕,也经受着这一生活的各种塑造与考验。教育并非要求教育者抛弃这一俗世生活的权利,而是愿他们在俗世生活中仍能坚持教育一词最核心的角色。在何夏寿的这本书里,处处都体现了这样的核心。

  在作者心目中,教育是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的,特别是家庭的影响,是无可取代的。当老师说难很难,说不难也不难。只要对小人好,书便可教好。小人就是小孩子。作者按母亲的说法,按自己认为的好法去督促逼迫孩子们默书,倒被孩子咬伤,家长也不理解。母亲又说:不要强迫小人。会背的背,不会背的可以读,再不会的让他跟你念。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,哪能人人都会背?母亲就是天生的教育家,这样的教育理念,不就是如今那些教育专家们所说的尊重差异、个性教育、以生为本等等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吗?不惟母亲,豁达开朗的父亲、从未上过学的姐姐、提携后人的师长、朝夕相处的同事、天真烂漫的孩子、天天相处的邻里和陌路相逢的匆匆过客,都以其天性的善良、纯朴又深邃的言行,在作者眼里都是民间教育家。这些教育家们的教育都是有形化于无形的高妙,让作者领悟到终生受益的教育真谛以及生命的意义。其实,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,满满的是对学生的关注和爱,所以在他的眼里,处处都看到教育的闪光,悟到了教育的道理。(读何夏寿《爱满教育》有感)

作者:匿名